廟宇工藝不只是美麗的裝飾,他其實充滿著文化底蘊以及藝師們詮釋人物和故事的創意
此次邀請到杜牧河大師的傳習藝生戴瑋志老師講解泥塑剪黏的工藝之美。上午老師分享了大量來自不同廟宇的剪黏作品,從動作到衣服的垂墜鬆緊,說明各神將的身形、姿勢、擁有的特質等,介紹南何北洪兩派不同的剪黏風格,與我們一起欣賞各藝師如何呈現他們的風采,帶著我們看見這些作品的精采之處
老師帶來剪黏工具、經過裁剪的碗片以及他的兩件作品,讓我們實際觸摸,感受不同材質的重量、反射的光澤等等。很難得可以這麼近距離的觀看和觸摸,學員們也把握機會拿起老師做的虎爺作品仔細端詳,聊起過去看過的虎爺,而老師也和我們分享他的虎爺使用的畫法、參考的動物、做為神像需進行的儀式等等,透露了不少製作的眉眉角角呢。
下午,我們一起前往修元禪寺欣賞杜牧河老師那高達12米的風神雷神泥塑作品,我們先遠眺,由老師先為大家解析杜牧河老師製作的過程,分享老師和他們學徒講述的關於這兩尊神像的故事,解說雷神風神所拿的道具及其背後的意義,分析這兩尊的肢體如何設計才符合力學讓作品穩固,接著我們跟著老師的腳步繞著這兩尊神像,近看衣服上的裝飾,那精細的作工讓我們都讚嘆不已
老師從創作者的角度,搭配他豐富的資料庫和走讀,與我們分享他如何欣賞工藝品,學員也說「若沒有聽過老師解說,光看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作品厲害的地方」。期待在未來,學員們也能運用這堂課所學的知識,與他人分享這些作品的美麗之處
下周五(10/27)晚間七點,社大邀請廟宇彩繪師黃稚原老師 到公民素養周分享彩繪藝術講座免費 ,有興趣的民眾可透過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Ct7LLDf9bbUJYjGh8
而11/11 早上10:00開始,黃稚原老師也將帶著大家體驗廟宇彩繪的方法,下午則帶大家實際走讀認識作品,歡迎透過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3EC6DLMZdtH3mhBV8
小徑兩旁種植著樹木,綠木成蔭吸引許多社區民眾到那裡散步、慢跑,這次沈介文老師帶著我們到敦源聖廟後方的八甲自行車道認識社區裡的樹木,學識豐富的老師看到樹木便可信手拈來它的相關知識。我們先是遇到了幾棵構樹,構樹雌雄異株,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分辨這棵構樹的公母,並分享臺灣原生種的構樹如何驗證了臺灣的南島起源說。
路上老師隨手摘了苦楝果實,撥開果實介紹內部的子房和胚珠以及他的生殖方式,取了一朵大花咸豐草,介紹頭狀花序,開玩笑地說之後若沒有錢買花送給女朋友可以摘大花咸豐草,因他看似一朵實際上為一束花,折下血桐樹枝,讓我們看它的汁液因接觸到空氣而氧化成紅色,從而了解血桐這個名稱的由來。
後來我們碰見了另一種臺灣原生種―槺榔,老師分享他可作成掃帚,過去有人入厝時便會買一對槺榔掃帚掃除厄運去霉氣;往前走則遇到另種臺灣強勢的外來種植物―銀合歡,由於他的根部會散發有毒的含羞草酸,因此他的週遭很難看到有其他植物存活。
走讀後我們回敦源聖廟小歇,老師拿出上了感光顏料的白紙和壓克力板帶領我們體驗植物藍曬,講解藍曬的基本原理和步驟,接著讓我們到附近摘取喜歡的植物葉片然後製作屬於自己的植物藍晒圖,有學員選了有破損的葉片,藍色背景上的那些空白是不是很有詩意呢,然後我們將圖紙貼在廁所牆上瀝乾,成為廁所牆上另類的美麗磁磚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綠意,可能在午後散步的小徑上,在每日通勤的馬路上,不過我們似乎長期忽略他們,也不知道原來植物除了觀賞,還可以創作!這次的活動中,老師先藉由走讀帶領我們認識樹木,接著應用植物作藝術創作,拉進我們生活中植物的距離。
十月份每月一班 【二仁溪考古探祕】
二仁溪下游和出海口昔日曾有密集的產業活動,使它失去原先美麗的樣貌,如今經過一番努力後,已復育成一片濕地,吸引招潮蟹、小白鷺等生物入住,不過人類的活動痕跡仍殘留於土地上
此次的每月一班,由 #二仁溪考古探秘 的 #施東佑老師 帶領我們前往二仁溪畔,利用考古方式中的 #地表調查,尋找過去產業遺留下來的痕跡,標記發現的地點,採集遺物,分析這條溪的產業歷史,體驗考古學家的工作方式
一起用考古視角,重新認識我們的生活環境吧
➪活動資訊
時間:10/15 下午2:00-5:00
地點:於白沙崙福德祠集合
費用:300元
➪報名方式
時間:平日晚上6:30-9:00/周六早上9:00-11:00
地點:南關社大 新豐高中辦公室
✺公民素養周✺ #免費講座
112年秋季班公民素養週的講題出爐啦
從10/23到10/28 每天都有精彩的講座等你來聽
講題多元,從文化到自然,從人的權利到人的生活
只要有興趣,不管有沒有選課都可以報名參加
➪ 講座時間:10/23~10/27 晚上7:00~9:00;10/28 早上8:30~10:30
➪ 講座地點:新豐高中;B03場次位於仁德圖書館;F01為沙崙農場
◍講座免費,除F01場次費用為$300/人(含保險)
➪報名方式:至社大辦公室報名/線上表單報名
➪報名時間:平日晚上18:30~21:00 & 週六早上09:00~11:00
➪洽詢專線:06-2394763
➪線上表單:https://forms.gle/Ct7LLDf9bbUJYjGh8
✧八甲自行車道走讀-認識社區裡的樹木✧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過...
我們生活中的樹木一直默默的訴說某些事,關於他們的身份、關於他們的健康、關於他們的家人等等
如果你也好奇如何解讀樹木傳達的訊息
那就來跟著【南關綠生活-來跟樹居聊聊天】的 #沈介文老師 一起認識社區的樹木吧
學習從樹木的外觀辨識樹種以及和哪一種樹同屬
觀察他的生長型態,辨別他的生理狀況,了解正確的樹木養護和修剪方式
◗ 活動資訊
地點:歸仁八甲自行車道〈於敦源聖廟集合〉
時間:10/7(六)早上8:00-11:00
費用:$300(保險另計)
◗ 報名方式
地點:南關社大新豐高中辦公室
時間:平日晚上6:30-9:00
洽詢電話:06-2394763(請於平日下午兩點後來電)
✧庄頭那座工藝館―欣賞廟宇工藝之美✧ 系列活動
在廟宇中常見精緻的剪黏和泥塑作品
這些工藝品妝點了廟宇的容顏
不過你知道如何欣賞這些工藝品的美嗎?
【庄頭那座工藝館―欣賞廟宇工藝之美】系列第二彈由
#杜牧河 大師傳習藝生 #戴瑋志老師 將帶我們領略泥塑剪黏工藝之美
從歷史背景、工藝技術、裝修用途、材料和美學五個方向探索
老師接著將帶學員們實際走讀 #修元禪寺 與 #南興南保清水宮
利用五感感受廟宇環境的氛圍與設計
並欣賞作品,解析其背後的文化意含
學員將可以人文視角解讀廟宇空間和鑲嵌在內的傳統工藝品
▩活動資訊
時間:10/14(六)早上9:00~12:00、下午1:00~4:00
地點:新豐高中/修元禪寺、南興南保清水宮
費用:$450 (保險另計)
▩報名資訊
可現場也可線上!
現場報名時間:平日晚上6:30~9:00
現場報名地點:南關社大新豐高中辦公室
線上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3EC6DLMZdtH3mhBV8
9月份社區產業巡禮 【一起種土豆 讓好事花生】
曾經,花生是歸仁聞名遐邇的農產,街上有許多出售花生的店家,但後來隨時代更迭,花生產業逐漸沒落
10年前,歸仁百大青農aka社大股票投資講師 #謝丙寅 返鄉,在歸仁土地上復育花生,並串聯其他農友,推廣歸仁在地農特產
9/24日早上,讓我們一起了解老師返鄉務農的故事以及歸仁的花生產業,並到田裡種植花生,認識台南選九號花生以及它的生長過程
◍活動資訊◍
時間:9/24 (日) 8:30-9:30
地點:合億精密工業有限公司旁農地
費用:$150/人 (含保險)
◍報名方式◍ #現場報名
時間:平日晚上6:30-9:00
地點:南關社大新豐高中辦公室
報名只到9/21
დ參加活動 支持農友
讓重振歸仁花生產業這項好事和心意可以持續「花生」დ
每週大家齊聚郭福助老師 的樹園,圍繞著盆栽,聽老師解說不同樹種應該如何修剪(哪些枝要保留/移除),讓樹幹和樹葉能依照設計的方向生長
休息時間大家則一邊享用同學們帶來分享的水果、咖啡(今天還有旗山香蕉蛋糕),一邊聊聊近況、互相開玩笑,非常的歡樂輕鬆
飄著雨的天氣,沈介文老師開著車帶著學員們環繞計劃開發成綠能產業園區的港墘農場的範圍,趕在開發前,認識南關線內這片台南市難得的都市之肺。
隔著一段距離,整片森林的樣貌和整棵樹的型態反而看得更清楚,老師介紹著這片樹林原為台糖二十多年前配合平地造林政策所種植,採放任管理的方式,讓樹林自然演替,林間生長出許多原先沒有種植的植物,外觀看來有些雜亂,卻是許多動物的棲地,擁有相當豐富的生態,老師說亞熱帶地區的地貌應是多元而非單一的,種植單一草皮其實不正確,所以巴克禮公園後來有塊地以任意放養的方式維護。
結合室內課所學的分類學,老師在車上教導學員們從樹的特徵辨認樹種,然後再透過共同的特徵認識其他同科的樹種,例如同樣擁有球狀果實的無患子與龍眼,而老師也走下車摘取樹上的葉、花與果實,揉碎葉子,讓學員們嗅聞其散發的氣味,分開花瓣,讓學員們了解植物避免自我授粉的機制,撥開果實,讓學員們看到隱藏在裡頭的雌蕊與雄蕊,或種子的排列方式。
在這段小旅程中,學員不僅認識了用於平地造林的樹種,也能應用分類學辨識戶外哪些樹種屬於同一科,更重要的是,藉著認識樹木,踏出關注在地環境議題的第一步